新闻中心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十大不良行为清单”规范医务人员互联网健康

2025-11-08 11:04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记者李恒)不得非法发布各类广告,以健康科普形式引导群众进行指导,不得通过直播等形式宣传销售药品、健康课程、保健食品等牟利;不准扩大治疗疾病的病情和效果,不准以“神医”、“神药”为名进行宣传……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11月7日发出通知,对医务人员保障健康行为提出十大不良行为清单。 《关于印发医务人员互联网健康科普不良行为清单(试行)的通知》指出,医务人员不得宣传与其岗位不相符、超出专业领域的内容;时间不得发表未经科学证明、虚假不正确的内容,不得曲解专业指南、行业标准等,断章取义误导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不得滥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布未经真实性、科学性认可,或不含有显着人工合成标识的健康科普内容。此外,医务人员不得发布违反道德、公共秩序和良好行为、违反医学道德的内容。不得在健康科普中含有低俗、“副业”、煽情、话题炒作等不良内容来吸引流量;辞职后不得利用原单位和职务信息进行互联网健康科普。近年来,互联网已成为重要渠道l 为公众获取健康信息、提供优质的健康科普内容是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国家卫生健康委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规范的互联网健康科普,方便公众获取科学准确的健康知识。通知强调,医疗机构建立健全互联网健康健康账户注册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互联网健康科普公开的管理和指导。非医务人员利用卫生专业人员、技术人员身份进行非法宣传等活动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关系。

相关推荐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86-765-4321
    [email protected]
    +86-123-4567
    天朝天堂路99号